元文宗简介资料(个人简历图片)-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网友提问

被浏览:7806

关注者:318

最佳回答: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武宗次子,明宗弟,母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讳名图卜特穆尔,中国元代第十二代皇帝,在元代各个皇帝之中,文宗有着较深的文化修养,1328年―1329年在位;后复位,在位时间为1329年―1332年,在位时间共计4年,在位期间比较注重文治。

元文宗 - 个人小资料

父亲:元武宗海山
母亲:唐兀氏
配偶:弘吉剌.卜答失里
子女:三子
长子:阿忒纳答剌
次子:燕帖古思
三子:太平衲

元文宗 - 个人简介

元文宗,武宗海山次子,明宗之弟。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死,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谋立武宗子为帝,遣使至江陵迎接入都。八月,梁王王禅、丞相倒剌沙等拥立泰定帝子阿速吉八于上都,发兵攻大都。九月,图帖睦尔接帝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在燕铁木儿及其所属钦察军团和一部分武宗旧部的支持下,击败王禅、倒剌沙等,取上都;接着又调兵平定了四川、云南的反对集团。天历二年(1329),武宗长子和世��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当明宗南行至上都附近的旺忽察都(在今河北张北县北)时,名义上已逊位的图帖睦尔与燕铁木儿前往迎接,伺机毒死明宗。于是图帖睦尔复于八月即位于上都。次年,改元天历,史称天历之变。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颇有意于兴文治。但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极端,一是帝师规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属依权恃势,为非作歹,三是滥做佛事,耗资巨大,四是干预朝政,五是创立广教总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全国共设置16所,“秩正三品”。僧尼可免一切差徭,而其它宗教则奉行祖制。当时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势力被削弱,而钦察官僚集团则权势大增。燕铁木儿擅权恣纵,政事一决于他,故吏治继续败坏,财政愈趋竭蹶,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一直很尖锐。

元文宗 - 生平简述

公元1331年,元文宗图帖睦尔派人带着诏书和蒙哥赐给噶玛拔希的金印,去西藏召请攘迥多吉来大都。7月,攘迥多吉离开楚布寺,前往拉萨贡塘与当时萨迎派著名高僧贡噶坚赞会合。当他经过当雄时,已是11月份,忽然雷声大作,接着又出现了日蚀,再后来就是少见的鹅毛大雪。攘迥多吉预言说:“大皇帝有性命之灾,我们不必前往大都。”于是他带领随行人员返回了楚布寺。

第二年,他再次动身前往大都,在途中他得到了元文宗死在辈谷的消息,特做法事为元文宗超度亡灵。攘迥多吉到达大都后,成为元宁宗的佛教根本上师。在大都,他受到元宁宗和大臣们的欢迎和敬奉。他为皇帝和大臣们灌顶,使他们得到了如愿以偿的教法。后来他从皇帝的面相和其他征兆上得知元宁宗的寿命不长。果然,元宁宗在位仅一月,年仅七岁就夭亡了。

公元1336年,攘迥多吉又应元朝使臣之请,到京城与元惠宗相会。而此次进京也主要是为元惠宗作法事,祈祷他延年益寿。公元1337年8月,攘迥多吉预告大都附近有大地震,就从屋里搬到外边,居住在平坝上。地震时,城被毁坏,百姓都逃走,凡是跑到攘迥多吉跟前祈求护佑的人们,都未受到伤害。此事查《元史・五行志二》,

果然有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八月辛巳夜,京师地震的记载。攘迥多吉在京都期间,受到了皇帝和皇室的普遍敬仰。《红史》上记载说:“鸡年一月十五日,攘迥多吉到达大都,在数百万僧俗欢迎队伍中,谁也无法开通道路,法王攘迥多吉头戴黑帽,口念六字真言,人群都为他让出路来。元惠宗手拿大哈达前来顶礼膜拜,无限敬
信,奉献无数财富。”《红史》又载,“狗年五月十五日动身返藏黝缈。

元文宗 - 御笔《相马图》

一幅元朝皇帝的御笔《相马图》近日从日本回流归国,并将于11月13日在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金融与收藏拍卖会上拍卖。这是中国首次拍卖元朝皇帝的画作。

・钤有元文宗印章
这幅绢本《相马图》上,画面中部,一宽袍束带似胡人装扮的男子,手牵一匹膘肥体壮的骏马,这匹马正在跃过一棵俯卧的老松。胡人男子若有所思,气定神闲,一派名士风范。画面上部,是一派苍黛的远山。画面上方钤有一枚印章,其内容是“至顺御笔”四字。至顺是元朝第十二个皇帝元文宗在1330年至1333年之间所用的年号,元文宗名为图帖睦尔,是元武宗的次子,蒙古语称札牙笃皇帝。元文宗的汉文化修养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力倡导汉文化,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封赠先儒。

・海外征集归国
东方国际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幅《相马图》是该公司不久前从一位日本收藏家手中征集到的,受这位收藏家委托,公司不便透露他的姓名和所在地。东方国际拍卖公司随即组织专家对这幅画进行了研究,有关专家认为,这幅画就是元文宗御笔所绘。

《元史》中记载,他的书法“落笔过人,得唐太宗晋祠碑风,遂益超旨”。他还擅长作画,所绘“万岁山画”草图,“意匠、经营、格法,虽积学专工,所莫能及”。这幅《相马图》在整体布局构图、陪衬景物安置和绘画思路、人物服饰等细节方面,都明显继承了唐代传统的画法,人物形态的描绘也十分精到传神。这幅画中的马匹形态生动,有唐人画马的玲珑韵味,但又脱离了过于刻板的平面描绘,具有多维立体的视觉感受。到目前为止,东方国际拍卖公司尚未向公众透露该画的拍卖估价,该公司负责书画的高先生告诉记者,已经有不少买家对这幅画感兴趣。

元文宗 - 手足相残

身在大都的图贴睦尔即位,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本来他还推辞,表示说:“我大兄(周王)远在朔漠,我哪敢紊乱帝位的继承顺序呢!”燕帖木儿进劝:“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一或失之,悔之无及!”确实,上都诸王及倒剌沙已拥泰定帝之子天顺帝继位,如果怀王不及时称帝,大都一方连“旗号”都没得打。如果这样,正统一方打“反贼”一方,优劣顿判。特别好玩的是,双方乱哄哄大打出手之余,元文宗下诏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临时抱关老爷大脚,可能也是病急乱投医,希望关爷冥冥之中保佑自己。甭说,这招儿还真“管用”,关爷确实“保佑”元文宗一方取胜。

燕帖木儿一方在战争开始之初连连失利,居庸关、紫荆关相继为上都诸王军队攻破,最终逼得燕帖木儿本人亲自出战。这位爷一个顶一万,他先后打败泰定帝的侄子梁王王禅,在通州打败了从辽东赶来的营王也先贴木儿(蒙元叫这名字的很多),又在枣林一役击溃从河南过来的阳翟王太平。即便如此,上都诸王仍旧很齐心协力,晋宁(山西临汾)、河中(山西永济)、武关等地相继为上都一系诸王攻取,而且云南、四川、陕西等行省仍旧效忠上都的天顺帝。

这期间,已被封为太平王、中书右丞相的燕帖木儿越战越勇,身先士卒,极大鼓舞了大都一方的士气。元文宗不放心,想亲自出城督战。燕帖木儿单骑见帝,劝说道:“陛下出,民心必惊,凡平灭贼寇事请陛下一任于臣,望您马上还宫,以安百姓!”于是,燕帖木儿奋起神勇,在战斗中跃马持枪,手杀数十人,大都军也“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元文宗担心这位大臣有个好歹,派人送御酒赏赐,并劝告:“丞相每战皆亲临矢石,万一有闪失,国家怎么办!此后只可凭高督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燕帖木儿此时一腔忠勇,表示:“臣以身先之,为诸将做榜样。如有敢迟疑者军法从事。如果派任务给诸将执行,万一军溃,悔之何及!”

在这位丞相的血战下,上都诸王忽剌台等人相继败于燕帖木儿手下,被俘后均在大都闹市问斩。胶着期间,燕帖木儿的叔父、时任东路蒙古元帅的不花贴木儿说动了本来一直观望犹疑的蒙古宗王齐王月鲁贴木儿,率生力军突袭上都。上都诸王大多在外面与大都一系军队交战,防守空虚,城池很快被攻破。倒剌沙肉袒持皇帝宝玺出降,仍不免被戮的命运。

上都城陷后,泰定帝的儿子、时年九岁的天顺帝被元文宗密诏杀掉,泰定帝皇后八不罕被迁于东安州(河北涿州)后也被绞死。至此,元文宗坐稳龙椅,上都诸王失去了拥护“目标”,只得承认失败现实。虽然诸王余波仍存,却无法再做大的折腾(上都一派诸王秃坚在云南倒是闹腾了四年才被镇压)。

元文宗 - 相关词条

汉成帝 后汉高祖 后唐明宗 天顺帝
齐明帝 后晋高祖 元宪宗 元明宗
齐高帝 后梁太祖 唐高宗 元文宗
后周太祖 后唐庄宗 元武宗 元宁宗

元文宗 - 相关链接

【1】:http://www.lddwm.com/2006/1-4/141048.shtml
【2】:http://www.seebod.com/47.html
【3】: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1460465.html
【4】:http://www.66wc.com/2283.html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获赞:262

收藏:97

回答时间:2023-02-04 0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