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是什么(你知道的“双十二” 不止大促,更有西安事变)-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网友采纳

双十二是什么(你知道的“双十二” 不止大促,更有西安事变)

每个人都知道今天是“双十二”狂欢购物节,

可还有多少人记得今天是

“西安事变”爆发81周年纪念日。

历史似乎正在逐渐褪色······

今天小编带你重温那段特殊的历史······

●事件简介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张学良与杨虎城

●时代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进入抗日战争的局部战争阶段。

事件经过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

图为蒋介石到达西安时,张学良、杨虎城前往迎接。

左起:蒋介石、杨虎城、邵力子(陕西省政府主席)、张学良。

1936年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介石,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蒋介石华清池行馆的墙壁上,留下了枪战的血迹。

1936年12月23日,双方在张学良公馆西楼二层开始正式谈判,由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由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代表西安方面出席谈判会。

1936年12月24日深夜,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接到中共中央电报后,杨虎城转而积极赞同中共的主张,但张学良却不以为然。

周恩来、叶剑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在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合影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周恩来又试图劝说张学良接受中共中央的放蒋条件, 但张学良已经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前往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

西安事变后第三天,张学良阅读蒋介石的顾问端纳带来的宋美龄的信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結束后,国民党宣传人员第一时间拍摄了蒋介石被扣留的山崖,山崖上留下了国民党军政人员所书写的“蒋委员长蒙难处”,是西安事变后的第一现场照片。

●事件结果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秘密软禁,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

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

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1946年,被幽禁在台湾新竹井上泉温泉的张学良

●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第二次国共合作(党外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前进,

有些历史在岁月的销蚀下逐步褪色,

但有些历史却永远散发着光辉,

永驻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图文来源:百度百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显示全文

回答时间:2023-08-23 00:55:3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