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猴痘之后,又出现了新的人畜共患病。近日,《新英格兰医学》(nejm)发表了一项中国和新加坡科学家合作的通讯文章。文章称,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人类的新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科学家们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亨尼帕病毒,并命名为琅琊病毒。
据了解,亨尼帕病毒是亚太地区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新兴病因之一,致死率在40%至75%之间。并且目前还没有针对亨尼帕病毒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唯一方法是支持性护理,控制并发症。
调查发现,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现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其中26例仅感染layv(未检测到其他病原体)。
这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发热(100%)、乏力(54%)、咳嗽(50%)、厌食(50%)、肌痛(46%)、恶心(38%)、头痛(35%)、呕吐(35%),并伴有血小板减少(35%)、白细胞减少(54%)以及肝功能受损(35%)和肾功能受损(8%)等。
另外在对家畜血清学研究中发现,山羊(3/168 [2%])和狗(4/79 [5%])血清抗体呈阳性。在研究的25种野生小哺乳动物中,主要在鼩鼱体内检测到layv的rna(71/262 [27%]),这一发现提示鼩鼱可能是layv的天然宿主。
此前有报告表明亨尼帕病毒可发生人际传播,但是研究未发现病例和layv单体型在空间或时间上有明显聚集。因此,暂未确定layv可否人传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