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腿粗了,尤其是一个下肢肿胀,千万不要大意。你体内可能有‘炸弹’,要及时就医。”航天中心医院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丁明超说,这种情况可能是静脉血栓引起的。如果此时盲目按摩挤压,很有可能血栓进入肺动脉,导致致命的肺栓塞。
7月19日至21日,由中关村肿瘤微创治疗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市精准放射学会、北京市肿瘤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主办,航天中心医院协办的北京介入论坛在北京举行。丁明超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凝固,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如果不及时就医,会危及生命。”丁明超解释,深静脉血栓最初形成于下肢静脉。它就像一个“软木塞”塞在血管里,堵塞了血管腔,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但是走路的时候会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一旦肺部血管被大面积血栓堵塞,很容易形成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急症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所以,如果两腿粗细不一致,也就是不对称肿胀,尤其是左下肢肿胀,就要及时警惕了。另外,因为腿部有静脉瘀血,会出现疼痛、皮肤发红或明显变色、腿部皮肤发热等症状。
丁明超主任提醒,大手术后的患者,尤其是骨科、妇科术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这些患者容易因手术造成静脉血管损伤,同时由于人在手术后的应激反应,容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
其次,长期卧床或久坐的人,比如长途旅行时在狭小空间久坐的旅客,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新闻。
此外,女性在孕期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也比其他人群高。因为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凝血因子也会发生变化,使血液更容易凝固。而且怀孕后子宫逐渐增大,腹腔压力增大,压迫静脉,阻碍下肢血流,容易形成血栓。
虽然下肢深静脉血栓十分凶险,但随着各种先进检测手段、优质下腔静脉滤器和效果良好的溶栓药物的广泛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丁明超主任介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高凝状态,疏通血管,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预防和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是第一步。抗凝是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基石。“就像在一条河流里,一旦你一下子把它锁住了,这个闸门附近就会沉积很多沙子,所以我们要求疏通这些血液,使其不会形成血豆腐,防止已有血块的发展和其他地方新血块的形成。”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溶栓疗法和手术治疗。丁明超介绍,由于溶栓时担心血栓到达肺部造成肺栓塞,一般会先植入一个过滤器,像一个防护网,保证血栓不再“漂移”。
介入溶栓中,导管溶栓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介入技术,将一根厚度不到一毫米的导管插入患者的股静脉。在dsa机(血管造影机)的监督下进行导管造影,确定血栓的范围。然后将导管置入血栓内,注射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这种导管有许多小孔,以便血栓在与药物主动接触时会迅速溶解。
与传统手术相比,导管内溶栓具有创伤小、减少
对于陈旧性血栓,有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即通过导管将血栓吸出,或者放入口袋中,用导丝引导,然后打开口袋,在口袋的帮助下,将血栓完全取出,达到清除的目的。
预防血栓经常勾勾腿
静脉血栓也是可以预防的。丁明超介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运动。
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尤其是“久坐者”。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如果需要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没有时间起身活动,可以坐着抬腿,伸脚趾,缩脚趾四五次,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小腿肌肉,加强小腿肌肉泵的功能,促进血液回流。
其次,适当喝水,避免血液黏稠,促进静脉血回流。第三,还可以买一双弹力袜,减少血栓的发生。
编辑:齐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