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武器纪录片(特种武器全集第一季)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改版的央视纪录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大型纪录片《超级装备》。本片聚焦当今中国的先进装备,揭示鲜为人知的装备制造过程,讲述人与机器的智慧碰撞,凸显中国制造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的未来趋势。人类工业文明开启以来,世界各国的兴衰反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潮流的助力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18年,产量接近美、日、德总和。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曾将人类工业类别分为41个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按照工业体系的完备性,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我们的特殊优势,也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值得专门写一本书,载入史册。
用纪录片来写这样一段历史的难度在于,制造业是包罗万象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描述,必然会支离破碎,顾此失彼。《超级装备》 11款中国顶级装备巧妙挑选,从“自主装备”、“核心装备”、“智能装备”三个角度切入,向内挖掘。在兼顾广度的同时,坚持深耕,抓住一个点,落在其余的后面,有条不紊的展现这些超级装备的来龙去脉,跌宕起伏。
本片第一集以大型矿用挖掘机、隧道盾构机、三峡升船机为对象,第二集以核电转子、船用曲轴、uhv输变电设备为对象,第三集以3d打印设备、骨科手术机器人、智能冲压线等为代表。要点总结,重要的话不烦。由点到面,纵横探索,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主导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整部影片没有说教或口号的点缀,而是紧扣产业基础,紧扣时代脉搏,娓娓道来。既彰显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成长,也反映了超级装备背后几代装备人艰辛而不平凡的创业历程。他们极力避免以往同类题材纪录片中常见的见物不见人的顽疾,力求将道与物、人与物高度统一。器物的更新蕴含着思想的力量和人性的温度,物之于人是显而易见的,物之于人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才能保证人性和物性、思想和可见性更好的统一。
我特别欣赏影片中随处可见的拟人化表达。比如展示一个百万级核电转子的制造过程,用“火烧”来形容它的13次淬火熔炼,用“回火”来形容它的几十个小时的铸锻,用“切块”来比喻它的切割打磨,用“吹毛求疵”来形容它严谨的质检流程。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冰冷繁琐的工业流程变成了有温度、有弹性、有延展性、人性化的奇迹诞生过程。
正如该片总编剧兼导演韩晶在《导演手记》中解释的那样:“《超级装备》不仅展现了设备建造中难以再现的震撼场景,也揭示了这些高水平的尖端设备与人们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每一次美好的晋升都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全面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学作品“要有创造史诗的志气”,要能“深刻地反映我们时代的伟大历史变革,描绘我们时代的精神地图,描绘时代的肖像,为时代立传并使之名扬四海”。影视作为当代文艺的引领者,应该也一定能够在这个时代大有作为。《超级装备》为此付出了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努力,值得关注和赞扬!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